一图看懂IP地址划分原理(IP的A,B,C,D,E类地址),绝对准确无误! 您所在的位置:网站首页 ip地址分为哪几类适用于什么网络 ip地址分为哪五大类 一图看懂IP地址划分原理(IP的A,B,C,D,E类地址),绝对准确无误!

一图看懂IP地址划分原理(IP的A,B,C,D,E类地址),绝对准确无误!

2024-06-02 10:46| 来源: 网络整理| 查看: 265

首先简单说明,IP是什么?有什么作用?

       IP(Internet Protocol),即网际互联协议,是TCP/IP体系中的网络层协议。设计IP的目的是为了提高网络的可扩展性: 一是解决互联网问题,实现大规模、异构网络的互联互通; 二是分割顶层网络应用和底层网络技术之间的耦合关系,以利于两者的独立发展。 根据端到端的设计原则,IP只为主机提供一种无连接、不可靠的、尽力而为的数据包传输服务。

       通俗地说,IP地址就像一个家庭的住址,每家每户都有一个地址一个门牌号,IP就是这个门牌号。IP的无连接类似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邮递服务。当邮递员投递信件时只管投递到目标门牌号,至于对方最终到底拿没拿到信件、是否拿到了完整的信件、读没读信件,寄信人是不知道的。

       既然提到了IP,就不得不简单提一嘴IP和TCP(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,传输控制协议)与UDP(User Datagram Protocol,用户数据报协议)的关系。举一个不是完全恰当的例子:IP地址送信就像邮递员只把信件放到楼下信箱中,而UDP会用最快的速度将信件送到收信人家门口,但不会保证信件是完整的;TCP速度没有多快,但TCP会将信件送到收信人手中并确认收信人收到了信件,且会通知寄信人,如果在运输途中,信件弄丢了一页,TCP还会把丢失的信件重新送到收信人手中。

       接下来详细解释IP地址是如何划分的。       最初设计互联网络时,为了便于寻址以及层次化构造网络,每个IP地址都由网络号+主机号两部分组成。同一个物理网络上的所有主机都使用同一个网络号,每个子网络上的主机都有一个主机号与其对应。       IP地址根据网络号的不同分为5种类型,A类地址、B类地址、C类地址、D类地址和E类地址。E类地址作为保留地址,为将来使用保留,此处便不再赘述。下面详细描述IPv4的构成及分类:

      IPv4地址由32位二进制数构成,每8位为1组,为了简洁明了,一般都写做10进制形式,例如:

表1 IPv4的二进制与十进制转换

       根据可分配的IP数量的不同,IP地址可以被划分为A、B、C、D、E五类地址。划分方式如下图所示:

表2 IPv4地址划分详解

       在对上表做出解析前,首先要明确以下几点:1)当主机号全为1时,表示该网络广播地址;当主机号全为0时,表示该网络本身。这两个地址都是不分配的。2)当网络号为127时,表示环回测试地址,也不分配。也就是说,网络号为127的,根本不是一个网络地址。3)网络号二进制位全0表示本网络,故A类地址中的0(00000000)网络号不分配,A类地址会从网络号1(00000001)开始分配。而B,C类地址因为开头的二进制位已经固定含1,不可能出现二进制位全0的情况,所以不需要考虑上述问题。但作为保留地址,B类地址中的128.0和192.0.0网络号也不分配4)A、B、C类地址中可指派的全部为单播地址,D类地址为多播(广播)地址,E类地址作为保留地址使用。

在上述约束的前提下,我们来看表2。

1. A类地址a)网络号共8位,第1位固定为0,剩余7位可选,故可指派的网络号有2^7-2个(减2是因为减去了二进制位全0网络号和127换回测试地址网络号)b)主机号24位,可分配主机数为2^24-2=16777214个(主机号全0和全1的不分配,故减2);c)第一个可分配的网络号为1,最后一个为126(127不分配);d)综上,A类地址共(2^7-2)*(2^24-2)≈2^31个,总地址空间为2^32个,故A类地址占总地址空间的50%。

2. B类地址a)网络号共16位,第1,2位固定为10,剩余14位可选,故可指派的网络号有2^14-1个(减1是因为减去了128.0这个保留地址)b)主机号16位,可分配主机数为2^16-2=65534个(主机号全0和全1的不分配,故减2);c)第一个可分配的网络号为128.1,最后一个为191.255;d)综上,B类地址共(2^14-1)*(2^16-2)≈230个,总地址空间为2^32个,故B类地址占总地址空间的25%。

3. C类地址a)网络号共24位,第1,2,3位固定为110,剩余21位可选,故可指派的网络号有2^21-1个(减1是因为减去了192.0.0这个保留地址)b)主机号8位,可分配主机数为2^8-2=254个(主机号全0和全1的不分配,故减2);c)第一个可分配的网络号为192.0.1,最后一个为223.255.255;d)综上,C类地址共(2^21-1)*(2^8-2)≈2^29个,总地址空间为2^32个,故C类地址占总地址空间的12.5%。

4. D类地址 D类地址不分网络地址和主机地址,该类IP地址的前面4位为“1110”,所以网络号取值于224~239之间;后面28位为组播地址ID。这是一个专门保留的地址。它并不指向特定的网络,目前这一类地址被用在多点广播(Multicasting)中。多点广播地址用来一次寻址一组计算机,它表示共享同一协议的一组计算机。

5. E类地址 是保留地址,为将来使用保留。该类IP地址的最前面为“1111”,所以网络号取值于240~255之间。



【本文地址】

公司简介

联系我们

今日新闻

    推荐新闻

    专题文章
      CopyRight 2018-2019 实验室设备网 版权所有